市纪委监委针对基层信访数量多、积弊深、压力大的实际情况,统筹推进“微腐败”大清扫工作,坚持一次性起底问题、一次性查清办结、一次性终结满意,让基层干部从繁重的信访化解工作中解脱出来,切实为基层信访工作松绑减负。
全面梳理排查,从问题办理途径上有效控制外延。坚持“一盘棋”,精准对症施策。建立重点问题“提级办”、突出问题“挂牌办”、复杂问题“联合办”工作机制,科学统筹力量,一体落实“微腐败”大清扫与“万件清理”、“万件化访”工作,对三轮“微腐败”363名实名举报人全覆盖实地走访,确保问题查清、矛盾化解、结果满意、有效终结。全面摸排问题,实施台账管理。按照“微腐败”大清扫工作机制和办理标准,市、县两级纪检监察机构深入分析研判,强化巡视巡察、日常监督、专项治理等工作,统一归集检举控告件并纳入台账管理,扎实做好实名反馈、问题化解、查实通报、查否澄清等工作,有效为基层信访问题减量控增。强化统筹联动,化解堵点问题。通过定期听取阶段进展、复盘成功案例、研究推进措施等方式,督促各地区各部门有效终结问题,促成办结满意。制定出台《关于将市县巡察移交问题线索纳入万件“微腐败”大清扫机制工作方案》,将巡察移交问题全部纳入“微腐败”大清扫自增台账,一批突出信访矛盾问题得到化解。2023年,全市检举控告类举报在2022年下降27.2%的基础上,继续下降61.1%,初次和重复检举控告分别同比下降55.1%、76.4%,为党的十八大以来最低水平。
精准分类办理,从问题化解责任上有效防止泛化。领导带头包案,高位推进实施。市、县两级纪委监委班子成员全员带头执行“包片+包案”工作机制,带头认领难点堵点问题,推进“钉子案”“骨头案”化解,一批历史遗留问题得到有效解决,省纪委监委交办的841件“微腐败”大清扫问题全部办结,信访压力自上而下得到有效缓解。强化责任落实,确保问题终结。紧盯信访背后的腐败、作风和责任问题,加强信访责任落实监督,推动信访部门实行“周调度、月通报”,明确责任分工,推动包案包片领导、承办地区部门带案下访、下沉接访,有力推动以“案结”促“事了”,为基层提升控稳处突效能。严格验收标准,逐件回访满意。市纪委监委主要负责人对办理进度较慢、未满意案件逐案听取包案领导汇报,对办理问题逐件回访,面对面征询信访人意见,推动问题办结满意率超过85%,群众获得感有效提升,干群矛盾有效缓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