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推进招投标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工作,有效发挥典型案例的警示教育作用,推动以案促改、以案促建、以案促治,现将近期查处的3起典型案例通报如下。
1.海城市第二人民医院原院长范海、海城市中心医院原副院长米文玉违规设置特定条件采购医疗设备问题。2018年底,范海、米文玉利用职务便利,合谋并勾结招标代理公司,通过“定标”提高采购价格的手段,牟取差价,非法获利。2023年6月,范海、米文玉被开除党籍、开除公职,其涉嫌犯罪问题移送检察机关依法审查起诉。
2.鞍山市园林建筑工程总公司原总经理刘玉琪违规插手干预招投标活动问题。2013年3月至2017年7月,刘玉琪利用职务便利,违规插手干预工程项目招投标,帮助多人承揽项目工程,非法收受巨额财物。2023年5月,刘玉琪被开除党籍、开除公职,其涉嫌犯罪问题移送检察机关依法审查起诉。
3.鞍山技师学院原院长李成延违规采购问题。2018年至2019年,李成延违反政府采购相关规定,擅自决定以直接购买代替集中采购,从供货商处采购实训材料,累计支出200余万元,造成不良影响。2023年3月,李成延受到党内警告处分。
上述3起典型案例,有的是勾结代理公司设置特定条件内定中标;有的是收受贿赂插手干预招投标活动;有的是违反政府采购相关规定擅自进行自采。这些问题不仅损害政府形象,扰乱市场环境,并给国家财产造成损失,侵害群众切身利益。全市广大党员干部和公职人员要深刻汲取教训,时刻自警自律,依规依法,坚决杜绝招投标过程中收受贿赂、违规定标、围标串标等腐败和作风问题。
年初以来,市纪委监委在全市范围内开展招投标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行动,着力打造公开、公平、公正、守信的市场环境。对上述典型案例的查处和通报,充分彰显了市委、市政府优化营商环境建设,一以贯之、严厉惩治招投标领域腐败问题的坚强决心和坚定信心。全市各级党组织要自觉提高思想认识,进一步强化政治责任,加强招投标和政府采购项目监管,坚持问题导向,依法规范招投标活动各方面参与主体行为,加强行业主管部门对公共资源交易领域监管,从制度机制层面查找问题根源。完善标前、标中、标后各环节工作规范和流程,探索推进招投标全流程电子化,不断健全招投标领域廉政风险防控机制。
全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要聚焦监督专责,紧盯审批监管、项目开发、工程招投标以及公共财政支出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找准服务保障优化营商环境工作的切入点,深挖排查腐败问题,做实“后半篇文章”,强化警示教育,为打好打赢新时代东北振兴、辽宁振兴的“辽沈战役”鞍山之战提供坚强纪律保障。